城乡居民医保缴费:
普通居民:个人缴费执行国家最低标准 400 元 / 人,各级财政补助 670 元 / 人。
在肥高校大学生:执行普通居民缴费标准,其中个人缴费部分由市财政补助 50 元 / 人,个人实际缴纳 350 元 / 人。
医疗救助对象:特困人员(含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无需缴费;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每人只需缴纳 40 元;返贫致贫人口每人只需缴纳 80 元;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每人只需缴纳 200 元。
职工社保缴费:
一般来说,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在合肥市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2024 年安徽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6945 元 / 月,以此核定 2025 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下限为 3473 元 / 月,上限为 20835 元 / 月。缴费比例方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 16%,个人为 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约为 6.4%,个人为 2%;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0.5%,个人为 0.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类别不同在 0.2% - 1.9% 之间,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0.5%,个人不缴费。
关于合肥社保24小时人工服务电话,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服务热线是0551-12333。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助语音服务是7×24小时开放的,但人工服务时间仅限于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即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为了获得最准确的社保缴费详情及确认服务时间是否有变动,您可以直接拨打12333进行咨询,或者访问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网站查看最新的通知公告。此外,也可以关注当地官方媒体发布的相关消息。
社保断缴后,在合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养老保险
养老金数额减少:遵循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原则,断缴会使累计缴费年限减少,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也会相对较少,导致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减少。
延迟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需累计缴满 15 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若断缴时间长,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够,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要相应延后,可能需要延迟缴费至满足条件,或转为居民社保,但居民社保待遇较低。
医疗保险
无法报销医疗费用:断缴次月起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断缴期间生病住院等产生的医疗费用需全部自行承担。
连续缴费年限受影响:断缴超过 3 个月,部分地区连续缴费时间会重新计算,6 个月后医保待遇才能恢复。
影响退休后医保待遇:在合肥,退休前女性需缴满 20-25 年、男性需缴满 25-30 年,才能终身享受医保,断缴会影响累计缴费年限。
生育保险
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女职工休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险支付,断缴可能导致无法领取生育津贴,通常生育津贴数额较为可观。
生育费用需自理:包括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等费用,若社保断缴,这些费用都需自己承担。一般需连续缴费满 1 年(部分地区要求 6-12 个月)才能报销产检、分娩费用及领取津贴,断缴即失去资格。
失业保险
失去申领资格:失业保险需缴满 1 年才能领取,断缴可能使缴费时间不满足要求,从而失去申领失业保险金的资格,无法在失业期间获得临时性经济补偿以维持基本生活。
领取期限缩短:即使之前缴费年限较长,但断缴后再次失业时,缴费时间减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也可能缩短。
工伤保险
断缴期间若发生工伤事故,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相关的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都需由用人单位或个人承担,不能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此外,在合肥可能还存在与社保连续缴纳年限挂钩的政策,如购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断缴可能导致重新计算年限,从而影响这些资格。部分城市还会将社保缴纳记录与个人信用挂钩,断缴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